登录 | 注册 网站地图 - 玄微札记
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 > 命理 > 八字实战

八字论脾胃病的发现

人气: 作者: 玄微易学 时间:2023-06-01
导读:  一、脾病。   中医称脾主太阴经。   脾为后天之本。传统医学讲生理,历来重视脾的作用,《内经·素问·经脉别论》说:“饮入于胃,游溢精气,上输于脾,脾气散精,上归于肺,通调水道,下输膀胱,水精四布,五经并行,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,以为常也。”临床中

 一、脾病。

  中医称脾主太阴经。

  脾为后天之本。传统医学讲生理,历来重视脾的作用,《内经·素问·经脉别论》说:“饮入于胃,游溢精气,上输于脾,脾气散精,上归于肺,通调水道,下输膀胱,水精四布,五经并行,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,以为常也。”临床中可见,人到成年后,切除脾脏,生命也可维持,脾脏似乎没有多大重要性,脾脏的特殊性就在于此。

  脾、肺、肾主三焦水道运化。脾主中焦运化,康健时,为肠胃行其津液,化水谷之精微,或成血入肝脉,或化气输于肺,或化水归于肾,以供周身之营养。脾脏又是重要的免疫器官,在血液流通过程中,吞噬异常的红细胞,进行修整,以成红细胞生命之源;贮存部分血小板,参与血液中的血小板平衡的调整;分泌使中性粒细胞的寿命延长的促吞噬素,对于血的精化和再生起重要作用。脾脏病变对机体的危害最大,也是机体多数病变的原发基因。脾脏病变时不仅自身功能减弱,而且大量损耗机体能源,污染血液。因此,古书常讲:“脾伤则四肢俱伤。”“脾气虚,四肢不用,五脏不安,实则腹胀,经溲不利。”“诸病之肿,皆源于脾。”脾康健时,为后天之本,是生化水谷精微之源泉;病弱时,是损耗能源之大害。可谓机体内“安泰之忠良,乱世之奸雄”。故脾健当用,脾弱当养,脾病当除。脾脏摘除后,胃肠可代行一部分功能。虽多有不利,但不至于危及生命。

  临床中分析病因时,每遇湿寒症,应首先重视脾之症状。病例中可见,肝硬化、脾肝大、胃炎脾寒、全身消瘦、风湿性心脏病、脏器水肿等,其原发基因多数是脾寒湿、病弱造成的。《内经?太阴阳明论篇》讲:“四肢皆禀气于胃,而不得至经,必困于脾,乃得禀也。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,四肢不得禀水谷气,气日以衰,脉道不利,筋骨肌肉,皆无气以生,故不用焉。”脾病初发,不易查处,也不易引起重视,因此易使病势蔓延,引发其它病症。脾湿寒,病初发较易治。笔者于96年冬季,曾用“熟地、何首乌、当归、山茱萸、香附、没药、姜片、大枣”配方药,较容易地治好了十几例脾病初发者。病者性忧郁,病前曾生闷气,吃瓜果、冷食。病后全身串痛,有时麻木胀满,经仪器查体,没发现体病变。经脉诊断为脾寒,寒气初起,流动于全身,投以热药,助阳祛寒,效果甚好。

  脾性属己土,己土为田园之土,中正蓄藏,有生化万物之功能。需火湿生土,水湿润土,但不可火炎无水,无水土则焦躁,失去生养之功。又不可水泛无火,水泛无火,土湿物病。水火既济,阳光普照,雨露滋润,万物则茁壮成长。土薄又怕盛木克,贫瘠碱洼的土地上,难以生物,必成不毛之地。弱土又怕阴、阳金重泄,土中掏金,土将受折磨,耗尽生机,成病弱之躯。用阴、阳五行规律分析脾病,应熟记此理。

  一般身寒脉细沉之人,多有脾寒之基因。若早防治,则免其大害。如任其风湿邪侵,当筑成重病之根。身热脾躁的人,多不思饮食,脾染病毒,免疫不足,成机体之大害。肝木过盛恣狂,欺脾最重。肝统气上行,脾弱耗气,缺养,也造成脾之病变。脾弱,水谷精微物质被肺气宣蒸怠尽,也病变之源。

  根据四柱分析,脾病变规律及应采取的防治方法如下:

  1、四柱水寒,土弱,脾湿寒多病,一般在行运、流年水寒时患病。

  例:坤造:辛卯、庚子、乙巳、甲申。

  坤造:癸未、壬戌、丙子、辛卯。

  乾造:壬寅、壬子、己亥、丁卯。

  乾造:辛丑、己亥、壬子、癸卯。

  以上病例,均患风湿性综合病症。

  ⑴病状:脉细数无力,胸肋脊背串痛,消瘦,四肢无力,大便稀,面露紫青色,胃满气胀,肝胆微微作痛。

  ⑵病因:性忧郁,多愁善感。脾胃虚寒,多生寒湿之气,寒湿之气串行于三焦之中,故周身疼痛。脾肌缺血,轻时风寒侵体,重时积寒成瘀,染综合性风湿病。

  ⑶易引发病:风湿性疾病,贫血,心脏病,血质病变,肝硬化等。

  ⑷治疗原则:生火固土。

  ⑸治法:祛寒助阳,养血益脾。

  ⑹中医用药:熟地、当归、何首乌、附子、肉桂、香附、没药、麻黄、苍术等。

  ⑺饮食:宜甘味及热性食物,忌辛、酸味及寒性食物。

  ⑻生活习性:宜平心静气、宽以待人,忌多愁善感,悲怒生气。

  ⑼住宿位置:干燥多见阳光为宜,宜住宅基的南方,风水场的天医宫。忌风寒潮湿地,忌住宅基的北、西北方,忌风水场的六煞、延年、绝命之宫。

  ⑽室内布局:红、黄色为宜,室内宜见火旺标志。忌黑白、暗色,忌见水泛标志。

  ⑾生活方位:宜南、东南,忌北、西北方。

  2、四柱土薄受盛木之克,脾弱难施运化之功。一般在行运、流年木盛时患病。

  例:乾造:癸卯、甲寅、己卯、甲子。

  乾造:甲寅、乙亥、戊戌、甲寅。

  乾造:壬辰、壬寅、辛卯、丁酉。

  坤造:癸未、甲寅、辛酉、丁酉。

  ⑴病状:脾肿大,胸肋串痛,消瘦无力,左脉浮弦,右脉弱,心中烦躁。

  ⑵病因:脾弱,胃酸过多,伤脾。肝气过盛欺脾。经常遭受意外打击,生活在愤怒之中,怒则肝木乘脾,脾伤则运化津液不利,脏、器肢体缺养,易患综合病变。

  ⑶易引发病:胃溃疡、食道癌、子宫瘤等。

  ⑷治疗原则:泄木生火,固土生金。


原创整理:玄微易学

打赏

取消

感谢您的支持,我会继续努力的!

扫码支持
扫码打赏,你说多少就多少

打开支付宝扫一扫,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