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 | 注册 网站地图 - 玄微札记
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 > 国学 > 易学

易学与佛学的关系

人气: 作者: 网络 时间:2023-08-19
导读: 易学与佛学都属于东方文化的瑰宝,其中一个就足以让人穷其一生去探寻实证,更别说两家都精通。《易》曰:“穷理尽性,以至于命。”《心经》曰:“照见五蕴皆空,度一切苦厄”。易分先天之学与后天之学,先天之学为心学,心学肯定与佛学有相通之处,但到底是否完全一样,

易学与佛学都属于东方文化的瑰宝,其中一个就足以让人穷其一生去探寻实证,更别说两家都精通。


《易》曰:“穷理尽性,以至于命。”《心经》曰:“照见五蕴皆空,度一切苦厄”。易分先天之学与后天之学,先天之学为心学,心学肯定与佛学有相通之处,但到底是否完全一样,本人不才,没有那个证量,无法回答这个问题。


对于自己没有实证的东西,我的习惯就是暂时存疑,这也符合科学的精神。因为自己没有在身上体悟到的东西,即使强迫自己相信,但根上的“疑”是很难除尽的。


历史上直到今天,确实有不少人,试图去揭示二者的联系,希望借此能有所启发。甚至有人认为易与佛法说的完全是一回事,只不过在不同的文化下,表达方式不一样而已;但更多的人还是认为佛法更究竟,一切法皆为佛法。究竟如何,见仁见智吧。


本文仅将自己所知道的,历史上的大家论述过易理与佛理之关系的,做一个汇编,希望能对感兴趣的读者有所启发。

李通玄

唐朝有一位儒佛兼修的人,叫李通玄,又称枣柏大士。李通玄年轻时研究易理,中年以后专心研究佛家经中之王《华严经》。因为这样的因缘,李通玄在研究华严的时候很自然的就会和易经做对比。

《华严经》里面,在每一品的开端常会讲到十个方位,即东、南、西、北、东南、东北、西南、西北、上、下十个方位,每个方位都有佛世界。

李通玄认为这十个方位和易经里的八个卦是有联系的。除了上和下,八个卦分别代表一个方位,每一个方位都有特定的易理,而特定的易理又是与佛理想通的。具体如何相通,这里不详细叙述。

邵雍

宋代的邵雍是一代易学大师,但他似乎对佛教颇有微词,邵雍说:“佛氏弃君臣、父子、夫妇,岂自然之理?”估计是因为这方面的原因,邵雍好像也没有专门论述过佛法方面的东西。

藕溢大师

明朝的时候,出了一位藕溢大师,即净土宗第九代祖师,很多人读过的《竹窗随笔》就是他写的。他还写了一本书,叫《周易禅解》。

藕溢大师禅解周易,似乎是想通过禅解周易的方式接引更多的知识分子。因为士大夫们都是以《易》为六经之源,藕溢大师从易经入手,希望能借此让更多的士大夫了解佛法。

印光法师

近代印光大师在答复某居士时曾说:

易本圣人观象立法,示人以明明德亲民之道,非徒只为卜吉凶已也。后世学者,捨本逐末,遂成艺术,可哀也已。

太虚大师

太虚大师也曾作《论周易》,其中他说:

此能执我之第七识,与所执第八识之我,可比易所说之阴,阳两仪。笫七、第八能执所执相应的即为无始四惑,是为我痴、我见、我爱、我慢,此四惑相应,即世间的根本。痴、爱凝重如阴柔,见、慢高亢如阳刚,可比易所说之少阴、太阴、少阳、太阳之四象。再展转相依相缘,各由根、尘、识三和合而成八识:乾比八识,坤比七识,依乾坤之七八两识,演变成为第六意识及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前五识,可比艮、震、坎、离、巽、兑六卦。由八卦变为六十四卦,可比由八识三能变以成世间万法。

曹洞与临济

禅宗里的临济宗与曹洞两宗似乎喜欢用易像指月。临济宗有四宾主、四照用,曹洞宗有五位君臣。

特别是曹洞宗石头,作佛家《参同契》,后人都认为这是有感于易像和易理。后来又有《宝镜三昧》,更是直接提易像。

马一浮

近代大儒马一浮在《观像卮言》里曾说:

佛氏谓:“一心遍现十法界。当知法界性,一切唯心造”,先天也。上律天时,下袭水土,存心养性,所以事天,后天也。佛氏言诸法不自生、不他生、不共生、不无因生,是故说缘生。缘生之法,生则有灭。生唯缘生,灭唯缘灭。故彼之言生乃仗缘托境,无自体性。《易》之言生则唯是实理,故不可以生为幻,此与佛氏显然不同。

可见马一浮先生认为佛法与易理还是有不相同处的,不能强同。

熊十力

熊十力是以他的《新唯识论》留名的,他十分推崇大易,说到《新唯识论》时曾说:

吾平生之学,究探大乘,而通之于《易》,尊生而不可溺寂,彰有而不可耽空,健动而不可颓废,率性而无事绝欲。此《新唯识论》所以有作,而实根柢《大易》以出也。

潘雨廷

今人潘雨廷先生算是一代易学大家,曾师从过唐文治、马一浮、熊十力等大家。他特别喜欢研究易经与佛法的互通,他曾写过易与《华严经》、《维摩诘经》、《观无量寿经》、《圆觉经》、唯识等的关系。

举个例子,潘雨廷先生认为先天八卦方位图与唯识可汇通,其关系如下:

乾卦 ——阿赖耶识,坤卦——末那识,震卦——第六意识,坎卦——耳识,离卦——眼识,艮卦——身识,兑卦——舌识,巽卦——鼻识

这里只做简单介绍,读者可以寻资料详细阅读。值得一提的是,潘雨廷所作八卦与八识的对应关系,与上面太虚大师所论相合。

另外一个,以上所提人物,有的是崇儒,有的是崇佛,立场不一,有志于实证儒释道的可以试着详细分辨一下他们的论述,应该能有所启发。

以上是本人平时阅读中涉及到的资料,望有缘者能参考一二。


撰文-天一易学馆/编辑-玄微散人/整理-无念

所有文章在www.xw123.cc都有备份

天一易学站长个人微信号

道号:玄微散人,法号:无念

自幼酷爱易学,精通周易占卜、命理、风水等术数

佛易双修,反对迷信,传播易学正能量,古为今用

——信奉格言——

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,地势坤,君子以厚德载物

原创整理:玄微易学

打赏

取消

感谢您的支持,我会继续努力的!

扫码支持
扫码打赏,你说多少就多少

打开支付宝扫一扫,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