易与中医系列:孩子出生后一直夜哭,如何调理
这个案例比较典型,也算是周易与中医结合比较好的一个案例,问题比较常见,但是很多家庭都难以解决,就是关于孩子夜哭的问题,前段时间一个客户对我说:“老师,您好,打扰了,我家老二夜里睡觉总是哭闹,这个有什么好办法吗,还有三个月就两周岁了,现在是我妈妈带他睡觉,我怕这样时间久了对我母亲身体不好。
我在母婴店买了一种中药贴,具体什么成分也不清楚,就是贴的那几天睡觉会好些,不贴的话夜里睡觉就会哭,他从出生到现在都是这样,睡眠一直不好。”
孩子夜哭,有很多原因:
1,风水,过路阴阳上讲,如果住宅西北有砂,容易家里出夜哭朗!
2,家里能量低,不干净的气场老干扰孩子,孩子本身就是容易感知这些负能量,容易因为害怕而哭泣;
3,孩子身体自身原因,大人可以言说,孩子不舒服只好哭来表达了;
还有其它各种民间传闻,都可能是引起孩子夜哭的原因……
所以探究原因,我让客户想着孩子为什么老哭起卦,卦象如下:
我先问一下孩子的饮食和大小便情况:我们家早饭是先喝水,然后苹果,然后粥➕鸡蛋,然后是奶粉。
大便还可以的,有的时候吃水果多就一天一次,有的时候也会两三天一次。
中医上讲,大部分孩子都是“肝阳过旺,脾胃不足”,这个卦其实就完美对应,卦上官鬼卯木临白虎,卯木为肝胆,白虎为猛烈,不就是肝阳过旺?何况日月相生助,物极必反,卦上丑土为脾,化寅木回头克,不就是脾阳不足?很显然是脾阳不足引起的。
按:关于辰戌丑未到底哪个代表脾,哪个代表胃,在中医书籍和周易上也有点争论,天干来说,好理解,戊土为阳,胃为腑为阳,己土为阴,太阴脾脏也代表阴,但是地支就比较复杂,如果论天干地支通根,己土通过丑未,所以丑未就代表脾,戊土通过辰戌,那辰戌代表胃?这个应该最合理一些,比如前几一个客户求测父亲健康,辰化卯回头克,正好应胃溃疡严重!所以这个应该最合理一些。
关于脾阳的重要意义,可以参看清朝名医黄元御的《四圣心源》中的论述,因为黄元御因为脾被庸医治坏,深受其害,故而成神医后更是格外重视脾阳的重大意义。
食物和水进入胃中,得靠脾阳磨化,才变成谷精和谷气。充满能量的谷气助养脾阳则阳不衰,承载能量的谷精补充胃阴而阴不虚。所以当脾阳旺盛时,人通过饮食就能使得阴阳平和而无病。
而当脾阳衰败时,食物和水会囤积在胃中,不化为谷气和谷精,中土阳不升、阴不降,百病皆起。
人的中气原本阴阳平和,但因吃五谷杂粮、纵欲过度、心情变化等因素很难一直保持中和,那中气容易阳虚还是阴虚呢?
当脾阳稍微偏盛时,食物进入人体后,脾阳磨化能力加强,同样的食物会变成更多谷气和谷精,谷精和水能够立刻补充胃阴,而增加的谷气因其阳性升于上而不添热。
所以通过吃饭和喝水,就能解决中土阳稍微偏盛的问题。
换句话说,中土的脾阳才刚刚略微偏盛,食物和水一进入人体,阳偏盛的局面马上得以中和。
所以内伤病,中土阳盛阴虚发展不起来,当然不吃饭、不喝水的人除外。
当胃阴稍微偏盛时,食物进入人体后,脾阳磨化能力减弱,同样的食物变成较少的谷气和谷精,谷气助升的脾阳变少,脾阳会越来越虚。
而脾阳一虚,肾之水上行到中土就会减慢上蒸的速度,阴湿之气越来越盛,中土阴盛阳虚的局面就会越发严重。
综合上面的分析可知,凡得病的人脾阳十有八九是衰败的,土中之湿气也大多过盛。所以黄老说:“十人之中,湿居八九而不止也。”
脾胃是圆运动的枢纽,如果脾胃之中气衰败,中枢功能失常,会导致整个圆运动出问题。
此时心火不降而上炎为热病;肺气右滞而为气病;肾水得不到心火而为寒病;肝血左瘀而为血病。
脾胃出问题即影响食物运化,也影响整个圆运动,所以“医家之药,首在中气”。而脾阳易衰,中土易湿,故治疗中气经常会用泻水补火、扶阳抑阴的方法。
所以这个客户孩子的案例,根源也恰好在此,孩子八字也告诉我了,恰好就是土衰!脾阳不足非常非常明显。
对应一下客户所说的,丑土化寅木回头克,寅木不就是木果,乾为圆,不代表苹果?吗?这是哪位专家说的孩子的早晨空腹起来吃苹果对孩子好的?
客户回我:因为我怀孕的时候便秘,发现空腹吃苹果可以改善便秘,所以孩子也这个习惯了。
这就有点乱弹琴,往往都是这种错误的认知导致的很多问题,并且还不自知,我让客户调整一下孩子饮食,并且吃点健脾的,推荐了几种健脾的中成药,后来客户选了下面这个,给我截图:
我看了一下配方,还是比较贴合的,调整后两天给我第一次反馈:老师,您好,我家老二这两天没有空腹吃苹果,然后给他喝了健脾保健品,昨晚睡觉居然一次都没有哭了,感谢老师。
又隔了一周,昨天我又问孩子如何了,给我反馈:孩子睡觉比之前好很多了,偶尔会在天快亮的时候哭一下,翻个身就睡了,感谢老师,以前都是哭好多次,有的时候还要抱起来哄的。
其实客户两口子都是西医,但孩子这方面问题一直都束手无策,这个很正常,西医还远远没有形成像中医一样关于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的认知,很多方面的论述,中医都能对西医形成降维打击,虽然中医的发展也存在很多问题,但是正确的理念大于一切。
希望读者不管家里有无孩子,都应该多看点正确的中医养生知识,真正等疾病出现了,其实已经迟了,起码也比较难快速治愈,就应该是防患于未然,有良好的养生习惯大于一切。
撰文-天一易学馆/编辑-玄微散人/整理-无念
所有文章在www.xw123.cc都有备份
天一易学站长个人微信号
道号:玄微散人,法号:无念
自幼酷爱易学,精通周易占卜、命理、风水等术数
佛易双修,反对迷信,传播易学正能量,古为今用
——信奉格言——
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,地势坤,君子以厚德载物
相关文章:
- [易与中医]从卦爻象完美诠释“肾主恐”的中医理念
- [易与中医]半路出家的大医——黄元御(二)
- [易与中医]易与中医系列:孩子出生后一直夜哭,如何调理
- [易与中医]又在不经意间感悟到神奇的中医
- [易与中医]岂有画堂登猪狗,哪来鞋拔作如意!
- [易与中医]从生辰八字分析强迫症以及有效治疗方法
- [易与中医]天干地支和身体器官的联系
- [易与中医]八字分析疾病的方法和实例
- [易与中医]六爻预测疾病的基础知识
- [易与中医]从佛学和道学两方面讲后疫情时代如何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
相关推荐:
- [易与中医]易与中医系列:孩子出生后一直夜哭,如何调理
- [易与中医]岂有画堂登猪狗,哪来鞋拔作如意!
- [易与中医]从生辰八字分析强迫症以及有效治疗方法
- [易与中医]天干地支和身体器官的联系
- [易与中医]八字分析疾病的方法和实例
- [易与中医]六爻预测疾病的基础知识
- [易与中医]从佛学和道学两方面讲后疫情时代如何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
- [易与中医]中医源于周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