医易结合—读中医上六种体质的划分有感
我问一个老中医,如果我想系统的学习中医理论,应该看什么书,他推荐了几本,其中一本就是《选择中医》,其实家里已经好多中医书了,也硬啃了《伤寒论》等,但真心感觉过于深奥,还是应该阶梯性的看书才行,当时一看这个目录就感觉很符合我的胃口,买了四五本书,昨天开始看《选择中医》,算是第一本让我放不下的中医书,之前看那些书籍都没有这个感觉的,推荐给大家,昨天看了前面几章,讲到人体质的划分,再对照易学的生辰八字,还是有很多可以借鉴的地方,并且最重要的是,这本书中给出了不少如何调理体质的药方,药方对了,就能增加八字中的喜神的五行,一旦某个五行力量增加了,带来的不仅仅是健康上的好转,还能带来其它方面一系列的好运,我真的要开始系统的学习了,中医,我来了!为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增砖添瓦。
说到体质,多数人都会联想到中医9种体质。不过,中医还有一种一种体质划分法——根据人体阳气的由强到弱,分为:太阳体质、阳明体质、少阳体质、太阴体质、少阴体质、厥阴体质。今天介绍一下。
这种划分法可以更明确地理解:不同类型的人群可能发生的疾病,以及病理的发展过程—— 三阳体质的人阳气(正气)比较充实,抗病能力较强,病位多在表层,病证多为实证、热证;三阴体质的人阳气(正气)比较衰弱,抗病能力较弱,病位多在里层,病证多为虚证、寒证。
读懂此文,很多你原先不明白的问题都会豁然开朗。
1,太阳体质
太阳体质就是:元气十分充足,抵抗力十分强。
太阳体质的人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—— 元气满满,就是说,他们有激情有活力,充满正能量,而且他们的能量场十分强大,能够吸引到很多人。
一般情况下,邪气侵犯到太阳经时,就会遇到正气的强烈抵抗,邪气就很难继续深入。所以,太阳体质的人感受邪气,多患太阳病。
太阳病的症状主要包括:感冒、发烧,而且是高烧,恶寒、头痛、身痛、有汗或者无汗、咳嗽、喘、干呕等。脉一般是浮缓或者浮紧的,舌苔是正常的薄白苔。
太阳病的治疗方式是解表法,包括发汗解表、调和营卫、解肌发表等。太阳体质的病人非常容易康复,而且很少衍生其他病症。
不过,现在太阳体质的人非常少, 多见于一些先天阳气就很足的孩子和成年人。
天一易学按:八字解析一个人的先天体质等,也是非常有优势的,八字日干护卫周密,用神得力,或八字中印为元神为喜生日干,多是此类体质。
比如古籍《滴天髓》中一例:癸酉 甲子 丙寅 戊戌
原注解:此造以甲木为精,衰木得水滋,而逢寅卯为精足,以戊土为神,坐戌通根,寅戌拱之为旺神。官生印,印生身,坐下长生为气贯流通,生化五行俱足。左右上下情协不悖,官来能挡,劫来有官,食来有印,东西南北之运,皆可行也,所以一生富贵,福寿可谓美矣。
此类八字护卫周密,多是太阳体质,先天根基非常好!一生少灾少病。
2,阳明体质
阳明体质可以用3个词概括: 体实、气盛、血旺。这部分人往往声高气粗面红,肌肉健壮结实,气血旺盛, 运动员或重体力劳动者常见这种体质。
在我们都熟悉的人物里,武松就是典型的阳明体质——
他的形象:身躯凛凛、胸脯横阔、语话轩昂、心雄胆大、骨健筋强;
他的食量:一口气吃3斤牛肉,喝18碗酒(这得多少脾阳才能运化);
他的力气:赤手空拳打死老虎。
那么,阳明体质的人容易出什么问题呢?
阳明体质的人如果感受外邪, 往往会正气反应过猛,产生抵抗过度,造成邪机益亢,就会生阳明病。
阳明病的症状主要包括:高热、口渴、出大汗、精神亢奋、谵语、妄言、胃肠积滞等。
阳明体质的人调理常用两味中药:
一是大黄,这是通下的药,可以把瘀滞的浊气泻下来;
二是生石膏,这是清解的药,可以把郁住的热邪清解掉。
不过,这两味药极为寒凉, 不可滥用,否则会伤害元气,导致疾病加重。
3,少阳体质
少阳体质就是:元气略显不足,抵抗力不如太阳体质。不过,相对来说,少阳体质还是不错的。
少阳体质的人一般具有以下特点:
——心态比较乐观,看得开放得下,不大会钻牛角尖,心里也算敞亮,没啥阴郁的想法;
——精力比较旺盛,可以应付日常工作外加熊孩子;
——偶尔也会吃不好睡不好,但不会面色萎黄;
——不太容易痛经,但如果经期沾了冷的寒的,也会引起不适。
不过,少阳体质的人,邪气入侵后,由于太阳经的抵抗不能完全把邪气驱除出去,外邪就会进一步深入到少阳经的层次上,就会患少阳病。
少阳病的症状主要包括:口苦、咽干、眼睛发花、寒热往来、胸胁苦满、食欲减退、心烦、呕吐、恶心等。
少阳病的治疗方式是和解法。一般用柴胡类的方子,因为柴胡宣畅气血、散结调经,是少阳经祛除阻滞、和解正气的专药。
综上所述,太阳体质、阳明体质、少阳体质,统称为三阳体质。 这部分人身体素质普遍不错,抵抗力比较强,不容易得一些恶性疾病,比如癌症,三阳体质的人很少得。
所以,如果你先天就是三阳体质,那么恭喜你,这才是真正赢在了起跑线上。
天一易学按:在生辰八字中,如果喜神贴着日干但不旺,忌神也贴着日干,喜神可以制约忌神,但力量却又不足,多是此类体质,比如八字:辛酉 辛丑 己亥 丙寅
八字虽然喜火,但火又不旺,忌金泄,忌水冻,倒也没有大问题,表现在实际生活中,就是体质偏旺,没大病,但也不壮实,多小问题,有点文弱书生之象,所以此类八字组合多是少阳体质。
接下来,再看三阴体质↓↓↓
4,太阴体质
太阴体质的人元气已经明显不如三阳体质的人了,其在全体或局部的抵抗也已明显不足。
太阴体质的人一般具有以下特点:
——特别容易腹泻,或者长期慢性腹泻;
——如果皮肤白,就会苍白无华,如果皮肤黑,就会萎黄暗沉;
——身体容易浮肿,站立时间长了,小腿就会明显变粗;
——气力也不足,干一会儿活就容易累。
一般科技工作者多是太阴体质。
太阴体质的人生病, 本质在于正气不足,其治疗之法应该宜温宜养,比如灸法,千万不可滥用寒凉之物,否则会加剧阳气的损耗,适得其反。
天一易学按:喜用神欠缺,护卫不周密,五行全休囚偏废,就多是这种体质,从佛学来说,多是业障太大,各种问题多多。
5,少阴体质
少阴体质,最明显的表现就是阳虚。
少阴不足,重在扶阳——这是治疗少阴病的总纲,也是改变少阴体质的总纲。
临床上,少阴体质的人最容易出现感冒后猝死。古人有句话说“伤寒偏死下虚人”,“下虚人”就是少阴体质的人。 医院里经常会见到有人感冒后输液,随后出现急性心肌炎、急性肾炎,继而猝死的案例——这些都是少阴体质特有的,因为手少阴是心经,足少阴是肾经,邪气内陷于少阴,要么心病,要么肾病。
还有,常见的中风、高血压、糖尿病、心血管病、肾病、肿瘤等多属于少阴病,这些病人也多为少阴体质。说白了: 只有少阴体质的人才会得大量的慢性病、难治病。而且,大凡西医久治不愈的病人,或者久服寒凉中药后,多数都成了少阴体质,其所患的疾病也多是少阴病。
对付少阴病,从中药角度来说,附子是主药;从外治疗法来说,艾灸排第一。不过, 尽管二者都可以回阳救逆,但一般情况下中医多推荐艾灸,因为附子毒性很大,且药量不易掌控。
天一易学按:比如古籍《滴天髓》中一例就是典型的少阴体质——
戊 乙 丙 己
戌 丑 辰 丑
甲子 癸亥 壬戌 辛酉 庚申 己未
此四柱皆土,命主元神,泄尽月干,乙木凋枯,所谓精气枯索。运逢壬戌,本主受伤;年逢辛未,紧克乙木,卒于九月,患弱症而亡。
【释义】此造地支全土,天干两土,日主丙火泄尽月干乙木,乙木凋枯,所谓精气枯索。运逢壬戌,日主受伤,流年辛未,辛克乙木,卒于九月,患弱症而亡。(其实乙木已经投降,只是壬水来生,乙木又有了精神,可是心有余而力不足,流年辛金一到,因乙木不服反抗无力被克死)。
6,厥阴体质
厥阴体质的人,元气不足至极。
外邪侵入时,正邪相搏,人体就处于危急存亡的关头, 这是人体正气的最后反抗。所以,这会带来两个结果:一是正复邪退,病情及转;二是正虚邪盛,病重而亡。
厥阴体质的人,平时往往多易生肝病,而且其面色略青、面颊不华、鼻梁高耸、身体细瘦而高长。 对付厥阴体质,乌梅是主药,因为乌梅味极酸,酸属木,木入肝,而厥阴正是肝与心包的层次
从外治疗法的角度来说,艾灸是必选之法,因为阴邪已经到了极致了,必须赶紧补阳,才能救命。
建议大家多多背对太阳做运动、增强免疫力。
中医认为, 背部为阳中之阳,如果背部受冷,则风寒之邪极易通过背部经络入侵,伤及阳气而致病,年老体弱或久病虚损之人就易旧病复发,并加重病情。
正常的肺腑功能都靠阳气来支持,阳气充盈,身体就能抵御疾病的侵入。聪明的人就是通过太阳这一免费补药来改善阳虚体质,增强机体免疫力的。
天一易学按:早夭大病之人多是此类体质。
下面谈一下改变体质的方法。
按照以上的分析,元气越是充足,越能对邪气产生积极的抵抗,其体质越是偏于三阳。相反,元气如果不足了,对邪气的抵抗能力也下降了,其体质则偏于三阴。因此,如果想改变三阴体质,唯一方法就是补充身体的元气。
根据体质的不同以及不同的证候,用中药可以扶足元气,祛除邪气。在伴随着治疗的过程中,体质也将慢慢地改变。吃中药是改变体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之一。但需要有经验的医生来开方子,而且,需要病人的配合。因为在三阴体质向三阳体质的转变过程中,会出现不少反应,这些反应大多是元气修复反应,也可能是排邪反应,这时就需要病人对医生的信任以及医生的经验与定见。
我给个小方子,各位三阴体质的病人可以常服,必有一定的效果。
制附片10克,炙甘草10克,干姜10克,肉桂10克。水煎服,日一剂。这个方子叫回阳饮,是可以让三阴体质恢复阳气的有效方子。千万不要因为它太简单而忽视了。
除了服中药之外,病人自己也要注意减少无畏地消耗元气的错误行为与习惯。比如,晚睡是消耗元气的坏习惯之一,一定要改正。尽量少吃或不吃寒凉性食
物,适度性生活,少用或不用西药以及寒凉中药,平时注意锻炼身体等等。这些行为习惯的改变都可以帮助补充元气,从而慢慢地改变体质。
气功、体操也是有效的提高元气的途径。特别是对于三阴体质的人来说,如果能经常地刺激足三阴经,可以增加三阴层次的元气的抵抗力。这里推荐两个动作,一是经常地压腿,向两大腿尽量地分开,比如像舞蹈演员那样大劈叉。这个动作可以拉伸足三阴经,反复的拉伸即可以让足三阴经气血通畅,对于三阴病的恢复极有好处。第二个动作是踢键子。踢键子时小腿与脚向内收,可以刺激小腿部位的足三阴经,其道理与压腿一样,可以让足三阴经的气血旺盛起来。特别是踢时如果能让脚高过膝盖,更有效果。这个动作不仅可以增加三阴层次的阳气,还可以促使督脉气血通畅,治疗痔疮效果极为明显。有这种病的朋友不妨一试,一周就可以见效。
对于小儿来说,推拿是个不错的选择。如果父母愿意辛苦一下,坚持每天给自己的孩子做做捏脊,一年两年的时间就可以完全地改变孩子的体质,并且对于孩子的各种疾病也有非常好的效果。方法是从屁股根部开始,大人用双手拇食二指捏住皮肤,边搓边提,逐渐上移,一直到脖子根部的大椎穴。第一遍只是直接搓上去,第二遍与第三遍可以搓三次,向上提一下,这样可以产生更大的刺激。如果每天能做三次捏脊,每次三遍。日久自然见成效,而且小儿也非常舒服。
来源:《选择中医》_董洪涛
相关文章:
- [中医入门]到底什么叫做“经方”,读完此文就彻底明白了
- [中医入门]抑郁症根本原因是人体能量不足
- [中医入门]真正的中医,可能颠覆你的认知!
- [中医入门]中医基础入门,十二经络动图一目了然,经络入门 必备
- [中医入门]要想保持身体健康,首先要学会调养五脏 | 中医基础
- [中医入门]五脏六腑最怕什么?你一定要知道!| 中医基础
- [中医入门]“忌口”是门学问,掌握好了才能远离疾病 | 中医基础
- [中医入门]中医为什么常提倡禁一切寒凉之物? | 中医基础
- [中医入门]孕妇的中医保健药方
- [中医入门]糖尿病的八字特征与中医防治
相关推荐:
- [中医入门]中医基础入门,十二经络动图一目了然,经络入门 必备
- [中医入门]要想保持身体健康,首先要学会调养五脏 | 中医基础
- [中医入门]五脏六腑最怕什么?你一定要知道!| 中医基础
- [中医入门]“忌口”是门学问,掌握好了才能远离疾病 | 中医基础
- [中医入门]孕妇的中医保健药方
- [中医入门]糖尿病的八字特征与中医防治
- [中医入门]百合狐惑阴阳毒证治与西医的抑郁症
- [中医入门]倪海厦-用经方治愈无数白血病患者(附小儿白血病辨证治疗方)
- [中医入门]医易结合—读中医上六种体质的划分有感
- [中医入门]藏象和脏象学说的基本概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