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易学习中一个很值得重视的问题
经典之所谓成为经典,是其几乎不可移改性、不可替代性,最近学中医,看到一句话,就说《黄帝内经》中的一句话悟透了,都够吃一辈子了!学过佛学的人都知道,能在一本佛经上理解透了,都可以在佛学修行的路上提示一个很高的档次,都在于悟!《周易》更是如此,当某一个易理悟透了,那真是别有洞天!易经、佛经、医经,之所以成为经,都不是有其不随着时间的流失而移改的特征!中医上很多人把经典面貌篡改的不忍猝读,故而历史上出过很多医学大家提倡销毁当时流传的医学著作,浩浩荡荡历史长河中,也就出了几位大医圣而已,别的都已经湮灭于历史的滔滔洪流中了。周易的传承也是如此,篡改周易本意的也比比皆是,三国时期的东吴虞翻就是一个被后人诟病的易学家,在细分到周易占卜的功能上,认真研读古籍,你会发现此类现象比比皆是,后人的“智慧”不可小觑!
比如六爻占卜中《玉髓心经》中占卜的总纲领《易心诀》:
易心诀
大抵占卜之法,成卦之后,先看用神。如用神值日月生旺拱扶,又带龙德贵禄吉神,或动化合、化生、化进神,或三合六合会用,或原神发动者,皆为吉兆。若用神临空破死绝之地,或卦中忌神发动,或用神自化绝、化空、化冲、化空、化墓、化退神,或三刑六冲会用者,皆为凶兆。凡学者须明五行生克制化之理,细察生中有克,合处有冲,凶中藏吉,吉里隐凶,更宜通变推类。次看周易爻辞参断吉凶。如乾卦初九,潜龙勿用,则诸事未可为,宜隐伏之类。九二见龙在田,利见大人。则宜谒见贵人类,余仿此。又次看外应,如闻吉说,见吉兆则言吉,闻凶说,见凶兆则言凶。逢顺事,通遇逆事乖。见圆物事宜成,见缺物物终毁之类。再复验已身之动静,坐则事应迟,行则事应速。走则愈速,卧则更迟之类。数者即备,可尽占卜之大道,必须认易卦五行生克为主,外应次之,俱吉则大吉,俱凶则愈凶。有吉有凶,则详审卦辞参断,要在圆机不可执。
红字部分,几乎一个字都不可改!但后人却篡改了,到《增删卜易》的时代就改了:
用神宜旺:不可指定旺于四时,但得用临日月,或遇日月动爻变爻生扶,或用爻遇长生、逢帝旺,皆谓之旺。
用神化吉:凡用神元神,动化回头生、化长生、化帝旺、化比助、化日月,皆为化吉。
用神化凶:凡用神元神,动化回头克、化绝、化墓、化空、化鬼、化退神,皆为化凶。
(天一易学注:多化日月、化比助、化长生、化帝旺、化鬼,虽然有很多案例佐证,但却非通用的规则,怎么能随便增删?尤其是增删里面被人诟病的,鬼化子孙、子孙化鬼皆代表孩子凶灾,虽然有很多案例,但仔细分析,却非正理。)
到了近代,就变成了:
卦中动爻化破、化绝、化克、化退、化空,在什么条件下该动爻仍起作用?在什么条件下不起作用?
答:此问也需在已知动爻在月、日旺衰状态的前提下才好回答。
(1)化破:是指变爻被日或月冲,因逢冲而破,失去了对原动爻回头生克冲合之能,原动爻的生克之力不受其影响。化破有吉有凶,如变爻本是回头生则不吉。如变爻本是回头克,则凶变吉。
(2)化绝:是指原变爻为原动爻的绝地,此术语一般在原动爻原本就休囚又在卦中受克时才采用,表示原本不吉的信息更加恶化。实际上“绝地”一词只是喻示一种信息之象,还是应该用生克关系来析卦,如木动化绝,实际是化申金回头冲克,应按化回头冲克论;金动化绝,实际是化寅木回头反克。此种情况下人们往往用化绝一词来表述,是否对原动爻不利,需视双方力量而定,如原动爻旺相有力,且所测之事为当日事或短期事,则减力甚微,几乎不受其影响。如所测之事为中长期事,在原动爻转衰,变爻临旺之期而应凶。如原动爻休囚无气,且受它动爻之克,则此动爻几乎无用。
(3)化克:是指变爻回头克制原动爻。凡是变爻回头克原本动爻,只要是变爻不受日月制而有生克权,就能将原本动爻克伤,包括原本本爻为月日之爻。
(4)化退:是指酉动变申,卯动变寅、辰动变丑等,如此动爻旺相有力,在卦中无克或生多克少,则始终有用,但因化退而逐渐减力,如所测事为短期行为,则吉凶不受其影响,如所测事为中长期行为,则预示着事将成而终败,问吉不吉,但也不凶,问凶不凶,但也无吉。如此动爻原本休囚,又在卦中受制或克多生少,则几乎无用。
(5)化空:是指在甲戍旬中动爻变申酉之类,在以下情况下为有用:
①、原动爻旺相不空,变爻出空值日有用。
②、化空之变爻旺相逢日冲,当日有用;
③、化空之变爻又逢合,逢冲之日应吉凶;
④、原动爻自空又化合,但得日辰合之,出旬值日应吉凶。
在以下情况下为无用:
①、原动爻休囚受克又化空。始终无用。
②、原动爻自空又化空到底无用。
③、原动爻化退化空又化破,难以为用。
(天一易学注:到了近代,又一次“增删”,把长生、帝旺、化鬼去了,又多了一个“化破”,一个不应验,干脆就合起来说“化退化空又化破”才是凶兆。)
所以想研究六爻占卜,研究周易,也得像研究中医、佛经一样,从最原始的经典着手,字字不可改移,这才是学易之道,现在很多中医大家都在大声疾呼,学中医不去看《黄帝内经》、《伤寒论》,却去看什么《中基》,简直是胡闹!周易方面也是如此,不把经典研究透了,就去发明创造理论,简直是胡闹!
有感于六爻占卜理论的混乱,这两年一直从周易金融方面完善六爻理论,比如化绝,恰好变爻临日月,如果真如增删所说,变爻临日月则为吉,那就该是上涨了,结果却不是,所以一步一步走过来,真是感觉六爻古人不欺人,现代人自欺欺人罢了。
就比如“若用神临空破死绝之地,或卦中忌神发动,或用神自化绝、化空、化冲、化空、化墓、化退神,或三刑六冲会用者,皆为凶兆。”多一字少一字都不行,后人何必画蛇添足。
有人可能会问,古人为什么那么厉害?为什么现代人就写不出一个《黄帝内经》,而只能诠释古人?
讲一个中医上的一本书《内证观察笔记》,这是一本从中医视角谈解剖的书,它甚至不仅仅是一本谈人体奥秘的书,它所揭示的人的生命与宇宙的交流的独特方式和通道。生命的运行与大自然的神秘关联,本书以道教文化和知识为背景,将中医的藏腑、经络等放在人体生命与宇宙自然的关系中进行说解描画,既有外在观察,又有内在实证,必然会对专门的医家、道家和中医爱好者产生极大启发。
什么是内证? 内证,是一种内在的实证功夫,一种透过自己的身体去探索,观察及求知的科学方法。有了内证,才有中医经络之学;有了内证,百草药效才得以验证。内证就像第三只眼,透视人体的运作,真实记录一切。这种不断超越自我的实证功夫,古今确实都有人做到,其独特性,只能透过每个人的亲身体验,是古今许多人为了认识宇宙,生命,为了不断超越自我,完善道德修养水平,最经常使用的一种探索,观察及求知方法。因此,不仅中医药的基础奠基在内证,道家的「修真养性」功夫也是内证,儒家的「格物致知」及佛家的「参禅悟道」,其实也都属于内证体验的范围。内证的妙用之大,不仅仅是上述所说的旧有成就,更在于探索未知的领域:不管现今科学如何昌明,关于人类生命及我们所处的浩瀚宇宙仍有许多未知之处,透过内证观察,我们随时都有惊人发现,也永远大有作为。
这里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:随着科技的不断往前发展,个体能量却是在逐步的降低,能读懂古人经典已然不错,还是不要篡改吧。
随笔一则,希望学习周易、中医、佛经的读者,尊重经典,从经典中汲取能量才是最快登堂入室的方法。
欢迎关注公众号“天一易学茶馆”,本平台重在分析职业生涯中的实战六爻、八字、风水等案例,重在分享专业的周易知识,传播易学文化,让有志于学习周易的爱好者从中获益!
微信名:天一周易馆,微信号:tianyisuanming,天津人,大学毕业。自幼酷爱易学,精通周易占卜,深研子平术,涉猎风水、大六壬、梅花易数等多种术数,职业预测已十多年。佛易双修,反对封建迷信,传播易学正能量,古为今用,信奉格言: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,地势坤,君子以厚德载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