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 | 注册 网站地图 - 玄微札记
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 > 国学 > 佛学

重新和天地能量连接

人气: 作者: 网络 时间:2023-07-18
导读: 传播上古智慧、灵性与科学、修行、养生、生活。公众号后台点击“往期精彩”,在内容页上面的搜索框输入关键词,即可搜到您想了解的文章。这里有最全的优质内容和资料,给予修行路上更多的启示与帮助。早在两千年前,庄子就揭示了其中秘密,和天地万物的运行规律有关。天



早在两千年前,庄子就揭示了其中秘密,和天地万物的运行规律有关。天大地大,人在其中,天地人三合为贵。


给自己一点空间,才能从天地中得到能量。


庄子说,有知觉的物类,包括人,都是依靠气息的流动,背后有一种能量的隐形连接。


比如:我们面对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时,就会感到心旷神怡,这是自然和人的能量连接;我们和志同道合的人交流时,会感到有兴奋,这是能量的共振;我们和意见不合的人沟通时,会感到心累,这是能量的抵消……


万事万物的背后,都有一种看不见的能量在自然流动。这种看不见的能量,普通人无视,有道人会运用。


《庄子》曰:“凡道不欲壅,壅则哽,哽而不止则跈,跈则众害生。”


凡为道是不求滞塞的,滞塞就会不通畅,梗塞不止就会互相乖戾,乖戾就会产生各种祸害。



俗话说,“堵塞不通”是百病的根源,就是这个道理。


人在婴儿和幼年时,与“道”是最接近的,尚没有心机和心智隔绝与天地的连接。随着年纪的增长,社会阅历的增多,人与人之间的磕磕碰碰,人就会形成一种稳定的心智,用来认知这个世界,也用来保护自己。


这种心智,是双面性的,一方面保护了自己,另一方面也隔绝了自己和天地的连接,从而失去灵气。


所以,洞悉其中道理的人,如庄子说的“弃智绝学”,老子说的“绝学无忧”,不再依赖心智来保护自我,而是放下自我,顺应天地的变化,和大道同行。


每天都会经历世俗的事,却不放在心上,这样就留出了一个空间,道才能顺畅流动,人从中获得能量的流动。


宇宙的源头,总是有源源不断的活水,只有留出空间的人,才能保持自身的流畅性,保持新鲜活力。



静默可以调理疾病,宁静可以止息焦躁。


《庄子》曰:“静然可以补病,宁可以止邃。”


人在生病劳累之后,总是需要静养。


因为人的头脑每天都想很多,心中有虑,说很多话,做很多事,劳累形体,就像一碗水摇晃不止,心神不宁,养不住心神,则身体难以保持精力旺盛。


静养,就像一碗水安静下来,有沉淀,才有清澈,这个时候心神才能得到安静,身体才能慢慢得到能量的修复。


庄子提出休养之法,以静养神,《黄帝内经》也有记载:“法于阴阳,和于术数,饮食有节,起居有常,不妄作劳,故能形与神俱,尽其天年。”


人,每天都给自己留出一点时间和空间,在独处中得到安静,在安静中修复能量,能保持精气神足,就最好不过了。


道家清心诀


心若冰清,天塌不惊

万变犹定,神怡气静

尘垢不沾,俗相不染

虚空宁宓,混然无物


无有相生,难易相成

份与物忘,同乎浑涅

天地无涯,万物齐一

飞花落叶,虚怀若谷


千般烦忧,才下心头

即展眉头,灵台清悠

心无挂碍,意无所执

解心释神,莫然无魂


水流心不惊,云在意俱迟

一心不赘物,古今自逍遥


清心如水,清水即心

微风无起,波澜不惊

幽篁独坐,长啸鸣琴

禅寂入定,毒龙遁形


我心无窍,天道酬勤

我义凛然,鬼魅皆惊

我情豪溢,天地归心

我志扬迈,水起风生


天高地阔,流水行云

清新治本,直道谋身

 至性至善,大道天成 


若心有不宁、不安、不静、不清等多欲扰心之时,定念此诀,必觉清风徐来、心神安宁

原创整理:玄微易学

打赏

取消

感谢您的支持,我会继续努力的!

扫码支持
扫码打赏,你说多少就多少

打开支付宝扫一扫,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