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《辨牛头山陵表》到风水界的规律和乱象,所有人都值得一读!
北宋时期,宋仁宗赵祯即位,使用庆历年号,庆历元年(1041年辛巳),宋仁宗下诏天下,选拔风水师,吴景鸾被江西当地官员推荐参加考试,一路过关斩将,最终被朝廷选中,官授司天监正。司天监的职责就是仰观天文,俯查地理,为皇家看风水。
当上司天监正不久的吴景鸾,见大宋皇陵牛头山山陵风水有问题,便直言进谏,进谏的表书写了很直白的言语:“坤风直射,厄当国母离宫,未水倾流,祸应至尊下殿”。由此,得罪了皇上而进了监狱。1063年4月30日宋仁宗驾崩,新任皇帝不再追究之前的事,所以吴景鸾被释放出了监狱。
1127年,金朝南下攻取北宋首都东京,掳走宋徽宗、宋钦宗二位皇帝及后妃、皇子、公主等三千多人,另挥虏皇室少女,妇女、宫女、民女等共一万五千多人,运至大金国土,大部分作妓女。正应了吴景鸾“国母离官”、“至尊下殿”之语。可是历史不能重来,北宋就此灭亡。吴景鸾冒死直谏,为江山社稷,可在其位的宋仁宗赵祯根本不予理睬,遂酿下祸根。
由此真实事例可以印证一个风水界的潜规则,那就是:“一个该走向没落的家族,在关键的时候只会相信庸师为其做风水,为其带来不好的结果”。
当代也是如此,我们在日常风水堪舆中碰到一些即将没落的家庭,他们可能花了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建栋豪华别墅,甚至装修奢华,但我却发现,房子所处的地理位置不佳(峦头风水不好)甚至水法都走不清,要不是收的水不好就是去水口不好,令到不管是峦头还是理气都没有可取之处。有的入住后,家中子女已经出现了疯癫之症;有的入住后,事业走下坡路,乃败财之地聚财很难之故。经过查证,在建房之初至建好房子后,东家请了多位庸师“风水先生”,绝大多数是不懂者,但在建房的时候,东家甚是相信那些庸师。
即将走向没落,家运走下坡路的东家,极容易碰到并相信技术不过关的“风水先生”。往往不容易碰到可能为其带来好运的风水师,碰到了,也往往不会相信真正风水师的话,就算有时很直白地告诉他后果,有的东家也不以为然,甚是可惜。当然,对风水师来讲,能用专业知识直言告之东家,东家不照做,风水师也不背因果。
对于庸师“风水先生”而言,罗盘都没搞清楚怎么用,更不懂峦头、理气规范,就敢为他人做阴阳宅,那根本不是为民造福,实际犹如造恶,必然要为自己的无知埋下祸根。技术不到位乱为人做阴阳宅风水犹如行骗,因为做坏阴宅误人三代甚至令东家绝嗣,做坏阳宅败其一代,这庸师必然要为此承担因果。所谓善有善报,恶有恶报,种瓜得瓜,种豆得豆,善恶有报,因果昭然。
风水之事,自古有之,但有个潜在的规律是福地福人居。想办法修福是必要的,碰到真正懂得的风水师,相信因果,照做者必然是有福之人。
后附吴景鸾大师进谏的奏章全文,以此向吴景鸾先师致敬。
西岩
臣闻主圣则臣良,父慈则子孝,臣之于君,子之于父,倘有未善,敢不尽言。臣幼承父师之训,长阅圣贤之书,粗识天经,颇谙地理,谬蒙圣眷,俾忝国师,凡有忠谋,讵容隐默。
臣伏见邢中和者,未辨地理,妄指山龙,虚诞恐坏于皇图,讹伪或危于国祚,青鸟之书不闻,倒辨山岗,郭璞之经安见,顺迁地理。
臣切说牛头山,献纳图形,龙脉偏枯,山岗缭乱,山不高于旺相,水不败于鬼乡。白虎峥嵘,青龙低陷,箭风剑水,暗射交冲,三劫贼山,照临凶位,八煞恶水,流入刑方。玉堂缺陷,宝殿空虚,坤风直射,恶当国母离宫,未水倾流,祸应至尊下殿。巳方杀见,午地劫冲,乙巳之年,随方兵起,丙午之岁,逐处祸生,剑刃长凝于赤血,人民尽染于瘟疫,户口逃亡,军兵反叛。
陛下若兴此地,财输北阙,位失南朝,伏乞睿智,废牛头山之山陵,兴中干之胜地,则祸消灾灭,凶变危除,社稷永安,皇图巩固。臣妻孥俱在,弟侄皆存,幸际昌时,叨逢圣主,痛思先帝大行土皇,殊恩汪渥,敢不启竭愚衷,俯陈鄙见。
动遍陛下不纳臣言,乞将臣与邢中和,同拘囚禁,以竣应验,然后知臣非敢诈伪,以干恩宠。臣不避斧钺,冒犯天威,昧罪奏闻。
以上为《辨牛头山陵表》的全文,吴景鸾把自己一家老小乃至整个家族的性命赌上了,这个赌局太大了,若没有十成把握,吴先师是不敢这么做的,字里行间,充满的是对皇帝的忠诚,充满的是风水学的精华。这一道表可以和诸葛亮的出师表媲美,同样是易经大师、国师,同样的“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”的精神,这种严谨治学的态度和为国为民的精神可谓万世师表!是我辈学习的榜样和取之不竭的前进原动力!
撰文-天一易学馆/编辑-玄微散人/整理-无念
所有文章在www.xw123.cc都有备份
天一易学站长个人微信号
道号:玄微散人,法号:无念
自幼酷爱易学,精通周易占卜、命理、风水等术数
佛易双修,反对迷信,传播易学正能量,古为今用
——信奉格言——
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,地势坤,君子以厚德载物
下一篇:没有了
相关文章:
- [借古鉴今]从《辨牛头山陵表》到风水界的规律和乱象,所有人都值得一读!
- [借古鉴今]2024年是“黑兔走入青龙穴”吗?
- [借古鉴今]再谈无妄之灾以及应该怎么化解规避
- [借古鉴今]借古鉴今 | 南宋骗术“仙人跳”之官人不在家
- [借古鉴今]借古鉴今 | 宋代“分身术”之心服口服
- [借古鉴今]借古鉴今——古圣先贤的家庭教育:孔子论家教
- [借古鉴今]古代寓言故事
- [借古鉴今]借古鉴今:中国古代如何使用老实人与不老实人
- [借古鉴今]【借古鉴今】千古奇文,读一次是一次的修行(你一定必看)
- [借古鉴今]法官文苑 | 《释古鉴今观水浒》之八——高俅诬告陷害罪
相关推荐:
- [借古鉴今]古代人起名包含的经典智慧
- [借古鉴今]命理中的能量守恒与信息变化(八字蕴含人生真理)